网站首页 >> 公开信息内容

双柏大庄:落实增收“四四”举措 解锁农村致富“密码”

索引号:dzz -/2024-1122001 公文目录:乡村振兴相关政策 成文日期: 文章来源: 文  号: 发文日期:2024年11月22日

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: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”双柏县大庄镇坚持“三农”工作一切为了农民增收的鲜明导向,聚焦经营性、工资性、财产性、转移性收入“四个轮子”一起转,突出产业增效、送技配岗、农村改革、政策惠农四项发力,让农民的“钱袋子”越来越鼓,日子越过越好。

做好产业文章,提升经营收入。大庄镇按照“一镇三区三走廊”的乡村旅游小镇布局规划和突出一产厚成色、二产显底色、三产出特色的思路,采取“党组织+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整合现有政策、资金、资源、项目,建立示范种植基地,壮大产业规模,推动特色产业经营净收入持续增加。近年来,持续打造人均1亩稻田养鱼示范镇和大庄早青蚕豆、大庄鲜切花、大庄全驴席宴、大庄旅居村(落)等4个特色精品示范园,培育规模化作物育苗基地2个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、示范家庭农场16家、示范专业合作社18家,早青蚕豆、大庄香米、鲜食水果、稻花鱼、生态肉驴和鲜切花六大特产年均产值达1.7885亿元,带动户均增收22468.59元。

聚焦技能就业,扩大工资收入。结合“五个一批”抓就业要求,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两手抓,持续提升就业能力、开发就业岗位,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。聚焦沪滇协作、彝绣、花卉、畜牧养殖等市场和群众需求,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、农村实用人才和市场用工需求技能培训,年均累计举办培训班11期,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、高素质农民573人。聚焦多元拓展用工渠道,持续加大岗位开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,年均开发乡村公岗382个,引导外出就业13199人(含“四类人员”3788人),实现务工收入5807.56万元。聚焦供需精准匹配,坚持“线上”运营推介好数字就业服务平台、“线下”打造好零工市场,为群众提供就近就地就业3500人次,为农业龙头企业推送用工劳务2200人次,实现群众务工收入2.052亿元。

提升改革质效,增加财产收入。坚持以改革破瓶颈、促发展,持续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,深度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。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和资源统一集中再分配,按照入股、置换、转包等多种形式,盘活2.2万亩林地、28套闲置集体房屋、32座小一(Ⅱ)型水库等资源资产,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150万元。全镇流转4388.82亩土地,实现土地集约化、产业发展现代化,年租金平均910元/亩,农户收益约418.138万元。对投资800余万元经营良好的餐饮、酒店、农贸市场等服务业,引导村集体进行资产股份认购,推动实行农业股权化改革,预计实现股权分红80万元。

优化政策服务,保障转移收入。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,不断完善产业帮扶、低收入农户增收等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政策措施。扎实推进农业惠民惠农领域财政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管理问题专项整治,深化“贷免扶持”、创业担保贷款、小额信贷、产业贷等各类信贷政策落实,2024年共396名群众办理各类贷款累计2040万元。聚焦农民工权益维护,按照抓实源头治理、隐患排查、宣传教育、分析研判四步法,严格落实“六制一金一表”制度,守住“三个不发生”底线,年度成功化解欠薪事件40件,支付农民工资金(包括工程款)97万元。聚焦开展“提低增收”行动,对未消除风险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低收入脱贫人口“两类群体”提低增收开展低保兜底1586人,发放产业发展补贴、务工补贴、低保、临时救助等财政资金279.3万元。